1950年代,兩岸關係緊張,為了分散行政中心都在台北的風險,省政府疏遷到中部,陸續建置了好幾批省府宿舍。在省府單位上班的李茂吉,跟著疏遷來到台中,住進了1975年完工的黎明新村,這是最後一批公家宿舍,共有一千多戶。四十多公頃的黎明新村,延續當年新市鎮的規劃理念,把辦公室跟居住環境結合,不同的是,由於社會思維改變,黎明新村不再是只有居住權的公家宿舍,還開放給住戶購買。跟其他省府新市鎮一樣,黎明新村採取低密度開發,享有大片綠意、完善公共設施、生活機能健全,即便到了今日,還是難能可貴的居住環境。大樹、綠地跟好空氣,讓黎明新村的房價高漲,好環境,讓人捨不得搬離。 其中,沿著社區外圍的黎明溝,一直是居民的生活重心,黎明溝守護著社區,提供周遭農田灌溉和社區雨水排放,河堤旁綠樹成蔭,早晚都有居民散步乘涼、欣賞生態。黎明溝的存在是居民的驕傲,也是社區推動社區營造的重點,居民對於生態復育充滿期待,自發性維護這條溪流。時代不停翻轉,原本以農為主的台中市,迅速進入工商時代,在台中市1986年第三次通盤檢討時,黎明溝對面的農地被變更為住宅區,稱為「第二單元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」,佔地186公頃,為了增加土地完整性,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重劃會,把失去灌溉功能的黎明溝加蓋,作為建地使用。

http://ptsvod.cnu.edu.tw/ptsvod/contentPage.aspx?cid=1&scid=5&tcid=14&vgid=445&vid=554
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106年教育部獎勵科技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
    發表人
    蕭博覺
    單位
    影音網 (root)
    標籤
    社區營造
    建立
    2017-07-27 00:00:00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0-07-29 14:02:23
    瀏覽
    400
    更多